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沽化工

客户登录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5月3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京举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宣布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主持,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志清出席。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将通过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以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的态度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增强公众安全意识。聚焦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即带头组织本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带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带头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组织媒体记者深入重点行业领域,采访曝光重大事故隐患和典型案例,开通“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安全生产曝光台”“12350举报电话”等举报渠道,鼓励企业员工查找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各地充分发挥地域特色,组织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广泛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环境,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张国清指出,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提升应急能力,夯实筑牢全社会安全生产基础。他强调,要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活动的首要任务,组织各方面深学细悟,切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要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违法转包分包、违规电焊切割、冒险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等重大隐患,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要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监管队伍、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突出群众性、突出全社会安全文化培育,推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3-6-2)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行业力量 写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行业力量 写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不仅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中国一直是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和主动推动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促进绿色国际合作。中国是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可持续发展领域主要公约的国家之一,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在全球带头遵守国际公约,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减排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机制,如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在保护世界环境的行动中,石油和化工行业肩负着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使命。这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年来,国内一大批石油和化工企业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走上了循环经济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生产上,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能化央企正在引领聚乙醇酸(PGA)步入发展快车道。国家能源榆林化工5万吨/年PGA装置建成并打通流程,中石油长城能源化工正在建设目前规模最大的20万吨/年PGA装置,其他如内蒙古久泰能源、荣信化工、贵州能化、蒙西煤化工等也都在规划PGA项目。   在碳减排方面石化企业也亮点频现。5月19日,3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在宁东基地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和化工行业还从绿色消费入手,积极开发节能、低碳产品,让绿色经济深入生活。比如,近年来我国轮胎行业逐步向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转型升级,鼓励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及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生产制造,支持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技术、设备开发及应用,加快轮胎翻新再制造先进技术的推广,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要让环境变得更美好,石油和化工行业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行业应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节能降碳的改造升级,研究制定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关注碳捕集、固碳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与产业化的新进展,科学制定行业“双碳”行动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督指导,避免“一刀切”式管理和运动式“减碳”,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在淘汰落后产能、化解结构性矛盾、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等方面,应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当今时代,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坚决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3-6-5)
苯乙烯及上下游利润回缩,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时
苯乙烯及上下游利润回缩,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时
新投产加速释放,而终端需求疲软,令供应增加量远大于需求增加量,供需结构转弱,是近两年苯乙烯及上下游利润持续回缩的主因。未来五年,苯乙烯及上下游新投产继续释放,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模式继续,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2023-2024年为苯乙烯及上下游扩能高峰期,产业结构调整将提速。 新投产提速遭遇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令苯乙烯及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出现明显收缩,其中新投产加速释放势头正盛,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23年,产业链平均理论利润累计值环比下降130.45% 有别于2019-2021年产业链利润的持续扩大,2022年开始苯乙烯及上下游利润明显收缩,2023年以来苯乙烯、PS、ABS等产品理论利润持续陷入亏损。产业链各产品利润累计值来看,2023年1-5月纯苯、苯乙烯、三S五个产品平均理论利润的累计值为-492元/吨,较2012年1616元/吨的平均理论利润累计值下降130.45%。 未来五年,下游ABS及PS领衔新投产 对比过去五年与未来五年,产业链新投产呈现相反的特点。过去五年,苯乙烯领衔产业链新投产,纯苯紧随其后,而下游三S新投产力度不及两者;2018-2022年苯乙烯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4.42%,纯苯为11.34%,下游三S均不足10%,其中EPS仅为1.70%。 未来五年,产业链自上而下新投产力度加大,ABS及PS领衔新投产。2023-2027年ABS及PS产能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9.43%及16.14%,苯乙烯为9.12%,而纯苯仅为4.35%。其中2023年作为产业链新投产大年,其中ABS、PS年度产能增速预计达到60%及47%,为近年来的最高。 2023-2024年是苯乙烯及上下游产业链新投产集中释放的年份。2023-2024年,ABS新投产预计达到688.5万吨,占2024-2027年新投产总量的87%;PS在这两年的新投产量预计达到393万吨,占未来五年新投产总量的比例在69%;苯乙烯及纯苯对应的占比分别在65%及71% 未来,产业链利润或将向上游转移 未来五年,下游三S新投产产能折合成对苯乙烯的消费量,大于苯乙烯新投产产能,同时苯乙烯新投产量折合成对纯苯的需求量大于纯苯的新投产量(苯乙烯在纯苯下游的占比中不足50%);所以未来产业链上游纯苯供需结构或强于苯乙烯,但苯乙烯供需或难强于三S,因为三S新投产项目的落地实施中多是产线逐条落地的节奏(对苯乙烯实际需求增量或不及计划)。所以,依赖于未来产业链上游纯苯供需结构或强于苯乙烯的预期,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上游转移。 (来源:卓创资讯 2023-5-24)
国资委: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央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国资委: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央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5月2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会议强调,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产业布局优化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坚持战略更聚焦、方式更灵活、视野更开放,及时把握产业演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尽快形成体系化布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助推创新成果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要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深化与国内外各类所有制企业合作,优化产业协作模式,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在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机制、管理体系、包容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会议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央企业要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部署,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进一步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到位,强化力量配备、资源保障到位,加强督导检查、指导推动到位,确保方案可操作、可落地、可评估、可考核,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2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