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走进大沽化工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党建引领
党建工作体系
党群动态
廉洁文化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视频中心
产品中心
苯乙烯
ABS
AS
大沽新材料
聚氯乙烯
环氧丙烷
液碱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薪酬福利
招聘信息
社会责任
责任关怀
社会责任报告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客户留言
中文版
English
工信部: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旅游项目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加强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其中提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 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作坊、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国家工业遗产的利用,应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和支持大运河、黄河、长江沿线城市和革命老区、老工业城市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老工业城市搬迁改造系统性参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国家工业遗产的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业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发掘整理各类遗存,完善工业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 同时,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城市综合体、开放空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培育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营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工业文化研学课程设计,开展工业科普教育,培养科学兴趣,掌握工业技能。 (来源:人民网2023-3-14)
2023
03-18
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按照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切实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全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方案》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其推进计划的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法治保障、严格产权保护,坚持改革驱动、质量引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和治理力度,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水平,持续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方案》从四个方面部署14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行政保护法治保障,深入实施《意见》及其推进计划,切实发挥执法保护标准指南作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实施,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二是筑牢行政保护工作基础,持续加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力度,扎实推进商标保护执法案件指导,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监管;三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行政保护,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第19届亚运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系列飞行任务等国际大型赛事、重大工程相关特殊标志保护,突出民生领域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种业、水泥、公共卫生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重点领域保护,聚焦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关键环节,紧盯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保护;四是优化行政保护工作机制,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新模式,着力发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方案》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业务指导,要注重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培训。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方案》部署安排,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跟踪问效,推动各项部署任务落地见效,并将各地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范围,持续提升全系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力水平。 (来源: 知识产权局网站 2023-3-8)
03-13
国资委:坚持以市场化原则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 优化和结构调整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中央企业的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8家,有力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翁杰明从四方面阐释央企重组整合的重要成果。一是增强了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能力。比如,通过新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有力维护重要能源资源安全;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两化”重组,中储粮与中粮集团的股权合作,为国家粮食、种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提高了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国家管网成立后,通过对原三大石油公司8.9万公里油气管道的整合,促进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中国铁塔组建以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14%提升至80%以上,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投资1760亿元。 三是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比如,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牵头成立的海洋联盟具有广泛影响力;鞍本强强联合,宝武并购马、太、重、新等钢企,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通用技术集团整合机床行业多家企业,有力突破高端机床瓶颈;医疗、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意味着能够促进竞争力更强。 四是推动了新兴产业布局。比如,成立中国星网,也就是卫星互联网集团,加大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布局力度;新设中国物流,促进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从坚持以市场化原则、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资源高效配置等四方面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2023-2-28)
03-03
国家标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发布实施
为加强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应急管理部组织制定的国家标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42300-2022)已于近期发布实施。 目前精细化工生产多是间歇或半间歇反应,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品种、工艺复杂多样,反应过程中伴随大量放热,具有反应容易失控的风险特点,是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按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开展安全设计,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明确安全操作条件,对保障精细化工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是在进一步吸纳国内外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先进实践经验基础上,将《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上升为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重点评估对象,规定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要求、评估基础条件、数据测试和求取方法、评估报告要求等主要内容。标准以感知、评估和防控风险为目标,建立了量化的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的评估标准体系,并根据不同的反应工艺危险度,从工艺优化设计、区域隔离、人员安全操作等方面提出有关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建议。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精细化工企业强化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支撑保障精细化工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来源:中化新网 2023-2-17)
02-24
应急管理部:“五个坚持”推进危化品安监上台阶
2月8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总结通报2022年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情况,分析问题,研判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危化品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会议强调,要狠抓“五个坚持”,全力推进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危化安监系统和各有关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三件大事,化工和危化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危化领域固有风险大,一些老大难问题尚未根治,各地区、各单位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毫不懈怠抓好安全防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狠抓“五个坚持”,全力推进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坚持目标导向,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目标;要坚持预防为主,把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作为抓好安全治理的行动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深化重大安全风险整治作为突出任务;要坚持斗争精神,把压实各级各方责任作为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抓手;要坚持守正创新,把实现危化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终极追求,不断开创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会议要求,2023年,各地区、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一防三提升”总体思路,聚焦“十四五”危化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实施,固化、深化、拓展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和集中治理成效,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数字化、精准化、系统化水平,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有较大影响的典型事故,推动全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23-2-14)
02-15
《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3年版)》发布
1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3年版)》(以下简称《监管目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治理水平。 《监管目录》中对产品分类、产品名称、主产区进行了详细介绍,涉及14类247种产品。 根据《监管目录》,农用薄膜、复合肥料、磷肥、氯碱、危险化学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化学试剂(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车用柴油、车用汽油、防水涂料等化工产品被列入目录。 通知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实施动态调整;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省际协同、区域协作,进一步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23-02-06)
02-09
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意见印发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省份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并指导督促地市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管等各项工作。要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口底数。长江、黄河、渤海等试点地区,要在原有工作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通知》还进一步细化了2023年、2024年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范围。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3-01-31)
02-02
两部门: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0日表示,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当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根据会议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要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全力支持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会议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来源:新华网 2023-01-11)
01-12
六部门列清单:3月1日起重点管控14类新污染物
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公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后确定。列入本清单的新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清单包括有14类新污染物,分别是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类) 、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PFOA类)、十溴二苯醚/短链氯化石蜡、六氯丁二烯 、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三氯杀螨醇、全氟己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其相关化合物(PFHxS类) 、得克隆及其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壬基酚、抗生素和已淘汰类。 已淘汰类包括六溴环十二烷、氯丹、灭蚁灵、六氯苯、滴滴涕、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林丹、硫丹原药及其相关异构体、多氯联苯。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01-06